廣州光束看5G發展,振動光纖智能化管理日益重要
2017年中國光纜需求現狀
隨著中國市場的需求增加以及運營商對于接入網的投資,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全球光纖市場銷量增長超過250%。在短短幾年里,中國已經成為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光纖市場。根據CRU統計,2014年全球光纖光纜出貨量超過3億芯公里,光纜需求量超過2.85億芯公里,而產能和需求的最大動力均來自中國市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光纖光纜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率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尤其是2016年實現了負增長。2011-2016年,中國光纖光纜行業銷售收入從643.1億元上升至169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1.35%。
圖表1:2011-2016年中國光纖光纜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中國光纜產量分析
中國光纖光纜產業的發展歷經了三次快速發展的時期。1991-1994年的第一次擴張期,使得中國的光纜產能規模達到了100萬芯公里/年;1999-2001年的第二次擴張期,產能達到3000萬芯公里/年;2008年以來第三次擴張期,國內光纖產能跨越式地達到了近億芯公里/年,光纜產能更大。本輪擴張呈現出3大新特征:一是大型的光纖光纜企業繼續擴大規模;二是無論是光纜還是光纖產能都比2008年初增長了一倍;三是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合資建立光纜生產基地,競爭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2014年,全球有56家能拉制光纖的工廠,其中32家在中國;而2009年,當時全球有44家能生產光纖的工廠,只有13家在中國。因此在過去7年,世界新增的12家光纖生產工廠全部是在中國,而這些光纖生產工廠的規模,好幾家都達到了世界前列。這些數字體現了我國在擴張產能上的巨大投資:2014年中國的光纖拉制產能達到了2.44億芯公里,占了全球4.68億芯公里的52%。
圖表2:2010-2016年中國光纜產量增長情況(單位:萬芯千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中國光纖企業產能
當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呈“五大”格局,武漢長飛、亨通光電、烽火通信、富通集團、中天科技、通鼎互聯六家廠商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據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上述五家廠商的市場占有率總計為68%,到2016年已提升到82%;而五家廠商各自的市場份額,除武漢長飛長期維持在20%以外,其余四家都保持在15%左右。
圖表3:2016年我國主要光纖廠商光纖產能統計(單位:萬芯公里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現在光纖局面
隨著寬帶中國規劃的深入推進,國家已經建立了無比龐大和復雜的光纖網絡,光纖網絡的產業重點正在由網絡建設向網絡運營轉變。規模空前的無源光纖網絡缺少智能化的管理方案,運營商盡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管理效率仍然極其低下。這一局面亟待改變。
而基于光學檢測的不斷網數據采集和驗證是唯一可行的光纖網絡智能化解決方案。
光纖網絡智能化管理的手段
所有的智能管理都是基于數據的。通過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的過程來實現智能化。光纖網絡本身規模極大,每一條光纖上承載的信息內容都非常巨大。同時整個網絡又處于不間斷的日常運行中。對于這樣的狀況,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現網上有效的采集智能化管理需要的各種網絡運行數據。
光纖網絡上這種數據采集的方法一定是基于光學的,其過程大體如下:
1) 利用光學手段,在現網上采集光學信號。
2) 通過光學處理手段,將光學信號轉成電信號。
3) 讀取電信號,通過數據分析,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
4) 利用既定的管理模型,向光纖網絡管理系統輸出結果
5) 光纖管理系統完成特定的智能化管理目標。
所以,現在采用自主設計和制造用于光纖網絡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光電檢測設備,和光纖網絡運營商一起建立光纖網絡的全新管理流程和管理標準,逐步實現光纖網絡的智能化管理將逐漸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