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上熱搜,電力人:防振,我們有辦法……
5月12日
虎門大橋相關微博話題
再次沖上微博熱搜榜
關注新聞的小伙伴們一定記得
5月5日下午
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
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的波浪般抖動
專家也于早些時候
公布了虎門大橋產生渦振的原因:
水馬是渦振誘因
虎門大橋結構安全
(道路兩旁紅色障礙物即為“水馬”,用于分割路面)
據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渦振,全稱渦激振動(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
起因是風流過物體截面后
在物體背后產生周期性的漩渦脫落
由此產生對結構的周期性強迫力
(渦旋)
虎門大橋撤銷水馬后
大橋異常抖動逐漸趨緩
但由于渦振產生后,阻尼相對較小
大橋的抖動
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平息
對于此次虎門大橋異常抖動
一開始,許多人認為
是當時主橋風速過大造成的
但也有當地民眾表示“風并不太大”
說起來
歷史上還真發生過
風不大,但橋晃塌的案例
最著名的便是——
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在微風中塌陷
小小的風
竟然能吹動巨大噸位的大橋?
那么,你會不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架空輸電線路長期暴露在野外
在風的作用下,導線時刻處于振動狀態
會不會也可能發生
桿塔、導線被風吹倒、吹斷的情況?
答案是:會,但我們有辦法
科 普 時 間
輸電線路導線長期處于野外露天之下, 受到自然條件(風、雨、冰雪、雷電等)和其他外界條件的影響,容易發生各種事故。其中,由于冰災事故現象最多。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冰災事故的原因及解決方案吧!
冰 災 事 故
冰災事故主要由導線覆冰造成。架空導線的覆冰是在初冬和初春時節,降雪或雨雪交加的天氣,在導線及避雷線、絕緣子串等處附著水滴。當氣溫下降時,這些水滴便凝結成冰,即覆冰。在濕雪繼續落在已有的導線冰層上,使得冰層越結越厚。這是一層結實而又緊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層,?最厚可達10mm以上。覆冰的斷面形狀與風向有關:當風向與線路平行時,覆冰的斷面呈橢圓形;當風向與線路垂直時,?覆冰的斷面呈傘形;無風時,覆冰則是均勻的覆蓋在導線上。
導線上的覆冰現象對電線的安全會造成極大威脅。
解 決 方 案
建議應用光纖微振動原理,通過架空地線上的OPGW光纜實現長距離、全天候地對架空線路覆冰和凍雨狀態實時監測預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覆冰監測的自動化水平,及時準確發現和定位電纜覆冰情況,將大幅促進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水平。
如果您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請點擊《分布式光纖振動檢測(DVS)系統(光纜哨兵)》進行查看。